光明日报记者 苏 雁 光明日报通讯员 姬尊雨
(资料图片)
“太湖美,无锡的人才招引政策更美!回到家乡后,我真切地感受到无锡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对人才的关心支持。”不久前,在2023太湖人才峰会开幕式现场,从无锡宜兴走出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无锡智能控制研究院院长丁荣军向广大优秀科研人才发出来锡就业、创业的邀请。
2023年2月,无锡市委市政府发布《无锡市关于构建“465”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的实施意见》,纵深推进产业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无锡已连续四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促进就业城市”。
政策引领人才集聚
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杨沛入职无锡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数字集成电路芯片后端工程师。刚到无锡不久,她通过线上申请的方式兑付了每年2万元,为期3年的租房补贴和3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
近年来,无锡不断升级人才政策,相继出台“锡引惠才”12条、优秀大学生“锡引”工程、“助企惠才”人才10条等政策。从中外院士、行业专家到优秀大学毕业生、技能型人才,都有与之匹配的政策体系。太湖人才峰会开幕式上,无锡市委、市政府为丁荣军院士团队颁发2022年度“太湖人才计划”顶尖人才团队奖,提供1亿元的顶格经费支持。这是继2020年丁汉院士团队后,无锡兑现的第二个“亿元级”人才支持项目。
兑现“巨额”支票,无锡用意何在?作为江苏地级市之一的无锡,本地高校资源并不突出,该市以设立外地高校研究院方式,聚焦“465”现代产业体系,针对性“引才”“留才”“聚才”。
政策引领,一批高端人才带着团队、技术、项目赴锡创业。截至2022年年底,无锡拥有人才总量207.7万人,包括16.64万高层次人才、2.16万留学归国人才,累积立项创业项目2309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79家。
构建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
科技助理特训营、人才咖啡品鉴沙龙、知识产权讲座……近日,记者走进无锡人才金融港,看到未来一周即将举办的公益活动告示被分门别类张贴在大厅公告栏,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类、投融资类、专精技术类在内的一站式服务。
2021年5月,无锡人才金融港投入运营。“金融港已入驻46家人才服务机构,累计举办人才主题活动735场。”太湖人才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金融港携手深交所、江苏高投等金融机构,构建“拨、投、贷、保、险”联动的多元投入体系,持续优化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出入境便利等服务。
在人才金融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举办专场人才项目路演。目前,路演企业中已诞生卓易信息、航亚科技、中科微至3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做优企业营商环境,做“软”人才服务生态。围绕人才安居、出行、健康、金融、创业就业、交友、文娱等7大主题,无锡今年打出“无忧”人才服务季活动,已开展约30场形式多样的活动,“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产才融合”大有可为
5月25日,记者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副总工程师张文生一行,走进位于无锡市锡山区车联网小镇的常先链合技术有限公司。“此行的重点,是依托专家资源,帮助企业解决技术转化、市场运营上依靠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中国(无锡)物联网研究院工作人员吕双告诉记者。
近年来,围绕“465”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无锡市相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遴选出一批具有技术前沿性、创新带动力的企业需求,形成若干科技服务线路,匹配专家智库资源,邀请专家定向参与对接交流。
让人才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是无锡高质量发展的“密码”。5月27日,太湖湾“465”产业高层次人才对接交流会上,无锡市85家重点单位参会。上午9点半,提前收到精准匹配邀约的于帅完成和两家微电子企业的深度洽谈。“精准匹配邀约+深度式洽谈招聘模式比海投更有效率,我在无锡6年了,最看重的就是岗位与城市发展的契合度。”于帅说。
“‘产才融合’是无锡最鲜明的导向。无锡产业腾飞的背后,离不开有力的人才支撑。”无锡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袁晓雷表示,2022年,无锡有10个产业集群规模超千亿元,人工智能产业、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等新兴产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7%、22.0%。未来,无锡将继续用最大诚意、最优机制引才、育才、用才,推动产业和人才双向奔赴、城市和人才互相成就。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03日 04版)
关键词: